数据是人类通过互联网传输信息时所使用的数字编码。
数据是互联网的血液,是工业制造的智慧结晶。
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互联网里找到自己所要的数据,再通过浏览器把数据转译成文字、图片、声音、视频等格式的信息呈现出来,简单的讲“对人类而言数据就是信息”。
信息是构建人类意识形态的砖瓦,不同的信息就架构了人类不同的思想,所以说,信息的传播能直接影响到信息接受者的决策行为。
人类的选择和决策都从分析和比较开始,而分析比较时使用的材料就是信息与公理,这就如同解一道数学题,把找到的已知条件放到公式中去处理一样,因此,企业做出口销售产品时,也要从影响采购商决策的信息开始。
我们常说的市场营销,有两个内涵:
第一,就是对目标群体做广告,广告就是散发信息。企业通过宣传产品能给人带来利益、方便和效率等内容,劝说目标群体购买自己的产品,从而建立自己的市场;
第二,是贩卖,出售或贩卖产品是在已经存在的市场中进行的。
因此,企业通过广告传播信息来建立自己的市场,是进行销售和贩卖产品的前提。
在互联网诞生之前,人们获取的信息都是“硬制”信息,也就是纸张印刷信息,这些“硬制文件”是以物理实体的形式存在,因此,这种信息的传输方式就限制了信息传播的方向和维度,也限制了信息的传播半径,随着时空的延长,信息的力量就不断的衰减。
不同于“硬制信息”,今天大家在互联网里使用的“数据信息”,更像是河道中的流水,根据需求源源不断地流向使用者:
■“数据信息”的传播方向和维度是由信息的使用者决定的,使用者索取什么数据信息,互联网就提供什么。
■“数据信息”的使用范围则是由数据源决定,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是一个数据“蓄水池”,数据蓄水池会不断的提供数据信息给使用者,因此,数据源就决定了数据传播面的大小。
随着数据的资产化,数据保护也成为各个数据源封锁数据,不与人共享的主要原因,国际互联网并没有在发展中产生共荣共享,而是越走越分层次,特别是到5G网络时代,数据源决定你数据的传播范围和力量。
世界贸易组织前副总干事:“入世”20年,中国既是多边贸易体制最大受益方,也是最大贡献者
2021-05-16 来源: 国际在线
国际在线报道,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(WTO)20周年。
在全球化智库(CCG)日前举办的“世贸组织的改革前景与中国角色”研讨会上,世界贸易组织前副总干事、商务部原副部长易小准表示,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20年里面,中国既是多边贸易体制最大的受益方,同时也是多边贸易体制最大的贡献者。他认为,中国应当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过程中发挥与自己角色相当的作用。
他援引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说:“在过去的20年里面,世界货物贸易总额差不多将近翻了一番,但是中国的货物出口增长了7倍多。与此同时,中国进口的总额也增长了将近6倍。这6倍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,就是我们对世界作出的贡献。中国的进口去年已经占到世界货物贸易进口总额的12%,我想这是一个很惊人的(数字)。”
中国“入世”改变了全球多边贸易格局,有利于全世界人民,特别是发展中国家。在同发展中国家贸易方面,易小准举例说:“中国是WTO里仅有的几个承诺了对最不发达国家97%的出口产品实行零关税待遇的主要发展中国家。从2008年以来,中国就一直是最不发达国家的主要出口目的地,我们吸收了最不发达国家出口的1/4。”
易小准指出,一方面要对中国在世贸组织中扮演的角色自信,另一方面也不能自满。他认为,改革开放“永不止步”。他同时指出,在世贸组织的改革进程中,中国应该、也有能力发挥更加进取的独特作用。易小准说道:“中国怎么才能建设性地利用好中国在WTO里面的地位和分量,来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继续沿着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轨道上往前走,而不是滑向贸易保护主义?我觉得这是中国政府、企业和学界都共同面临的全新的课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