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学与科学 | 2025年9月20日 阅读模式

神学与科学

在人们的印象中,神与迷信常常被混为一谈。然而,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科学家都与神学有着密切关系,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牛顿。正如写下《就业、利息和货币通论》的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说:“牛顿一生真正花在科学上的时间只有一小部分,他在神学和其他方面研究上投入的时间多于科学思考…”,上世纪30年代、凯恩斯在一次牛顿私人手稿拍卖会上,拍到了牛顿的私人手稿和与亲朋的往来信件,因此凯恩斯对牛顿的评论应该最接近真实的牛顿。事实上,牛顿确实没有把大部分精力用在科学研究上,而是更多地投入到神学与其他研究探索上,有人也为此感到惋惜。

表面上看、特别是1687年后、很多人认为牛顿的科研轨迹跑偏了,但情况或许并非如此。首先、作为自然科学的奠基人,牛顿不可能陷入迷信状态。即便科学发展到今天,仍无人能超越牛顿对宇宙、天体以及机械运动规律认知的高度。一个对自然认知如此深刻的人,不可能陷入迷信。唯一合理的推测是:牛顿可能试图通过对神的研究,从根源处解开造物的法则、从而找到造物主造物背后的科学体系;

“神”和“迷信”有本质区别。人们往往把无法解释的现象或力量称为“神”,以至引申到那些不容被理解的人身上、衍生出了“神人”的说法。在人类潜意识中,对不解的事物常常用“谜”来表达、而谜的背后就是“神”,因此,要破解谜的“神秘”,首要破解的是“神意”,对“神意”的研究,往往成为了一些自然原理被发现的前提。宇宙、万物乃至生命从何而来?这些问题自然地和“神”产生联系,这正是“神”与科学交汇之处。破解宇宙之谜从破解神意开始、可能也是很多大科学家注重研究“神秘”的原因。

相比之下,迷信更多与个人利益相关。它通常表现为,个人为了求得好处比如福禄钱财,或想避灾求福等产生对偶像的崇拜,这些偶像可能是已过世的先人、传说中的大仙、也可能是某种动物和雕刻。迷信来自恐惧、人们通过祈求行为讨好偶像换取心理安慰,并不具备神秘的自然属性,而是为了化解心中恐惧或为自己祈福而产生的满足心理需求的行为,任何迷信和对偶像的崇拜都会给信者带来财产和生命损失;

科学正是对“神秘”存在的探索。不同的科学家因对“神秘”存在的理解不同,产生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研究角度,科研结果也截然不同。有人坚信宇宙始于偶然,有人则相信宇宙是被创造的,牛顿属于后者,那么造物主创造宇宙时使用的基础原理是什么呢?这可能是他后半生试图理解“神意”去解开的谜题。如果再给牛顿这样的天才500年生命、也许他真的能解开宇宙形成之谜!


德国工业遭美国关税冲击 汽车业裁员逾5万

2025-08-27 来源: 新华网

新华社柏林8月26日电在美国加征关税等因素冲击下,德国汽车行业遭遇严峻考验。咨询公司最新分析报告显示,德国汽车行业过去一年净减岗位约5.15万个,占全部岗位的近7%,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工业部门。

德国媒体报道说,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高额关税抬高了德国商品在美售价。受此影响,梅赛德斯-奔驰、大众等整车制造商以及博世、大陆集团、采埃孚等零部件供应商相继宣布开支削减计划,保时捷则计划大幅缩减旗下电池动力业务规模。

报告还显示,截至6月30日,德国工业部门就业总人数同比减少2.1%,相当于减少约11.4万个岗位。未来一段时间,德国工业就业岗位减少趋势将延续。此外,德国工业营业额也连续承压,今年第二季度营业额同比下降2.1%,连续第八个季度下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