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说说“中国设备出口会继续强劲”的理由 | 2025年11月10日 阅读模式

再说说“中国设备出口会继续强劲”的理由

再简单的机械设备,也由成百上千个部件组成——小到一个螺母,大到设备结构主体。其背后都有对应的加工产业链。比如生产一个螺母,背后需要圆钢材料、需要切割、冲压、钻丝等工艺;而每一道工艺的背后又需要对应的加工设备;每台设备从设计到机械、电气,再到复杂工艺和部件组装,环环相扣。因此不难看出:哪怕一个螺母这样简单的产品,背后也需要强大的系统性产业支撑。这个系统产业,在不同维度上可被称之为“产业链”,但其实、一个国家没有产业链,只有综合产业基础能力,而且这种能力不是以线性维度划分,而是盘根错节、相互交织的综合能力。

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、更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建立起来的综合产业系统。西方国家经过上百年才形成了产业综合能力,而我们中国由于天时、地利、加上中国人的勤奋好学以及逐利的强烈愿望、在几十年间就完成了综合产业配套的生产加工能力;

尽管西方和日本等国家具备全面的产业生产能力,但经过近30年的产业全球化浪潮推动、这些国家大部分产业环节外迁,已经失去了“全产业加工能力”。在疫情期间需要生产口罩设备和制氧机,他们竟无法在短时间内立刻生产出来,不是他们不会做、而是他们失去了生产口罩机的产业链,别说大规模生产口罩机、连生产口罩所需的无纺布设备生产线也做不了,这不能说明他们不会生产无纺布、因为就是他们在实验室中开发了无纺布技术、然后通过相对低廉生产资料的国家实现产业化和商品化、而那时的中国是首选。西方和日本有强大产业能力、他们什么都会做,但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里以科技资料存储在档案中,当研发新产品需要基础产业时,就会拿出来用。西方和日本目前失去了全产业生产能力、要恢复这些能力,不但需要时间、也需要企业参与。而这些涉及“物理加工变形产品”的产业大都是低附加值产业,没有企业愿意回头再搞这些产业。也就是说,没有企业愿意生产折弯机、民用缝纫机或吹瓶机等基础设备,“产业全面回归”在企业主只考虑自己利益的市场经济国家里,是很难实现的事业;

有些国家通过关税阻击中国产品、但这些国家得国民消费需求基本是波动不大的恒量、甚至随经济增长消费需求也在扩大。被关税阻碍进口的中国产品,只能转入其他国家来生产。中国有14亿人口,其中一半以上是产业工人、按世界各国目前产业产能看、这个规模应该超过了东南亚、印度以及墨西哥等国家产业工人总和。这意味着、就目前这些国家的产能看、要替代中国的制造能力,这些国家要不断的发展其产业和生产能力,才能维持一些国家的消费需求;

可是现实是:我们看似很大的世界、当人们看到、特别是开车在南美、东南亚、墨西哥包括越南和印度等一些国家看看时、我们才知道,这些国家要么没有什么工业、要么只有几个工业集中地如越南、印度,根本不像我们中国,整个东部地区几乎是产业基地。在那些国家,他们缺少产业配套能力、他们不能生产各种加工设备,他们要想加工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,西方和日本的“实验室产业链”根本不能满足他们巨大的设备需求。中国制造,依然是他们唯一的大规模设备采购源泉。退一步讲、即使他们实现了产业回归、他们也没有生产加工设备、也大都要在中国采购。一套设备假设可以使用10年、就算遇到100%关税,分摊10年,成本也就不高了。设备是耐用品,不同于日用快消品、关税对设备出口影响不大;

不论世界贸易结构如何调整、加工产品一定需要设备、除了西方国家和日本在实验室能生产各种设备外,真正能满足国际市场的设备需求、具备产业化规模生产能力的国家,唯有中国!国际贸易结构调整越大、中国设备出口就越强劲! 设备出口不仅能带动设备部件、原材料也能带动技术服务的出口、这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又一次发展机会!


欧盟回应美方施压 表示将继续执行数字相关立法

2025-09-02 来源: 中国贸易报

新华社布鲁塞尔9月1日电,欧盟委员会负责技术主权等事务的执行副主席汉娜·维尔库宁1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,《数字服务法》和《数字市场法》是欧盟的“主权立法”,欧盟将继续执行这些数字法。

维尔库宁说,相关数字法具有非歧视性,适用于所有在欧盟运营的在线平台。

维尔库宁当天还致信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吉姆·乔丹重申,欧盟数字立法不具有域外效力,但只要企业的相关服务在欧盟境内提供,无论其总部设在何处,相关服务便会受到欧盟监管。

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26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警告所有实施数字税、数字立法或数字监管的国家和地区,称除非它们撤销“针对美国企业的歧视性措施”,否则将对其输美商品征收高额额外关税。